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2008-2009學年 十一月至十二月借閱獎頒獎

11月至12月借閱量最高的同學及班別得獎者已統計完成,得獎名單如下:


1.      借閱龍虎榜(每兩個月統計一次)































2008年11月至12月班別借閱冠軍


一年級


1B


238冊次


二年級


2B


300冊次


三年級


3C


331冊次


四年級


4E


461冊次


五年級


5A


334冊次


六年級


6B


326冊次


2.      個人借閱龍虎榜(每兩個月統計一次)









































2008年11月至12月個人借閱冠軍


一年級


1B


李鏵姍


20


二年級


2E


梁曉輝


26


三年級


3B


蘇詠然


46


四年級


4E


施德賢


28


五年級


5C


楊浩鋒


28


六年級


6B


陳嶺峰


27


6D


梁耀駿


27


恭喜所有得獎同學。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麥鳳儀老師推介《三十六孝故事》


推介老師:麥鳳儀老師


書名:三十六孝故事


出版社: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圖書簡介及推介原因:


中國人以孝為本,所謂「百行以孝為先」,父母辛勞養育子女成長,子女長大後回報父母,是理所當然的。古人常提倡孝行,漢朝時若有人因孝行而聞名鄉里的,可以被薦為官,可見中國歷代均很重視「孝行」。


在這些孝行事例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如黃香為父扇席溫被、木蘭代父從軍、王祥臥冰求鯉等。


透過這止發人深省的孝行故事,大家應該知道要行孝;雖然時代不同,我們不需要像古人一樣「若己以報親」,但「孝」的精神是歷代不變的,記著盡力行孝是每個為子女所應行的。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鍾嘉慧老師推介《每天笑一笑》


推介人:      鍾嘉慧老師


書名:        《每天笑一笑》


作者:        區樂民


出版社:      皇冠出版社


 


圖書簡介及推介原因:


《每天笑一笑》這書是由百多篇文字組成,作者是一名醫生,文中他分享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瑣事和趣事。閱讀這書可以讓我開懷大笑,明白當中道理。


每一篇文字都很簡單易讀、幽默風趣,能讓我們鬆弛身心。其中《我愛你的敵人》、《溫暖的萬聖節》內容都很有趣。同學們可在課餘看看這本書,大家輕鬆一下,《每天笑一笑》吧﹗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侯錦霞老師推介《愛可樂的男孩》


推介人 侯錦霞老師


書名   :愛可樂的男孩


作者   :潘金英、潘明珠


出版社 :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圖書簡介及推介原因:


作者是一雙姊妹,在兒童文學上有很多創作。除了寫詩,寫小說,也寫散文和評論,更編輯了數量眾多的、各類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


在這本小說集裏,既收集了反映成長中年輕人的生活內容,也輯入了他們走出校園後面對社會壓力的生命體驗。《美麗的破壞》講述遠赴巴黎的年輕人狄比,在求學過程中的感想和領悟。


作者又用對比的手法,創作出《叮出過未來》的短篇。它對比兩種不同的心態,不同的結局,掲示同是輕輕一「叮」,卻有不同成長路途的深刻道理,令人深思。


今天,當所有人都以「瘦」為時髦,「什麼是美」的問題便提到我們前面來。《舞出春天》一文,表面上寫胖女孩沈家茵學跳健身舞為達至減肥的意願,實質上卻是在寫意志和堅持,掲示了只有「付出代價和毅力,才能有成功的一天」的人生道理。


這本小說集,還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特別適合踏入青春期的少年人閱讀。


 


梁玉玲主任推介《霍金》


推介老師: 梁玉玲主任


書名:    《霍金》


出版:      教育出版社
國際書號: 962-123-580-4


 


圖書簡介及推薦原因


最近,我讀了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霍金》。史蒂芬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本書內容主要講述了霍金的傳奇經歷。他在二十一歲時患上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導致全身癱瘓。自此以後,他大部分時間都要在輪椅上度過。然而,他卻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克服癱瘓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和工作上的困難,繼續專注於黑洞和宇宙學的研究,成為當代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


霍金用強烈的使命感和極其堅強的意志震撼了全世界。他讀書必需依賴一種翻書的機器,讀文獻的時候需要請人將每一頁攤開放在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逐步閱讀。一個癱瘓的人,竟在精神上沒有放棄自己,繼續攻讀大量的書籍,這種精神是何等寶貴!這種意志力是平常人所擁有的嗎?這種舉動是平常人能做到的嗎?正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霍金沒有放棄自己,才造就了他偉大的成就。


  透過閱讀本書而認識了霍金傳奇的經歷,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勇敢面對挑戰的生命奇跡,一個戰勝了死神,也戰勝了自己的勇士。堅強的意志是霍金成功的基礎;永不放棄是驅動他走向顛峰的原動力;強烈的使命感是促成他登上科學成就最高峰的力量!霍金是值得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他的成就是青少年追逐的目標!如果你想認識這位當代偉人,《霍金》這一本書是一個好的途徑。


陳曉筠主任推介《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推介老師: 陳曉筠主任


書名         : 最後 14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         :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譯者    白裕承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圖書簡介及推介原因:


本書是一位年輕人向一位垂死的老人家學習生死之智慧的故事。作者,米奇大學畢業十六年後,偶然與大學時代的恩師重逢,而這時老師只剩下最後幾個月可活。於是,他再上了十四堂他老師的課……


  米奇每個星期二到老師家探望他。這位老師,墨瑞.史瓦茲面對著死亡一步步接近,誠實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脆弱,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展現出洞悉人生之後的清靜與安寧,並且帶著幽默感。


  墨瑞不僅自己勇敢面對死亡,窮究死亡的多重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讓米奇因為世故而僵硬的心逐漸柔軟,讓他重新看待生命。


  讀完這本書後,我也彷彿上了「什麼是人生」的課,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與溫暖。


 


2019.07.04 家長日書展